|
樓主
發(fā)表時間 2006-8-8 12:26
|閱讀模式
斷續(xù)讀完南懷瑾先生的《大學微言》,將印象較深之處,摘錄如下,共計十二條:
一、“我讀古人筆記,看到明代有一個人,對于買賣古董的看法,說了特別高明的三句話,他說:‘任何一個人,一生只做了三件事,便自去了。自欺、欺人、被人欺,如此而已!耶敃r看了,拍案叫絕。豈只是買賣古董,即使是古今中外的英雄豪杰,誰又不是如此。人不自欺,幾乎是活得沒有人味。我們從生到死,今天、明天、大后天,隨時隨地,總覺得前途無量、后途無窮才有希望,才有意思!艘驗橛小云邸,才會‘欺人’,最后當然要‘被人欺’。換言之,人要自愛,才能愛人,最后自然可被人愛。也可以說,人要自尊,才能尊人,這樣才能使人尊你。”
二、“古人有一副對聯(lián):‘海到無邊天作岸,山登絕頂我為峰!磥硎嵌嗝吹臍馀桑嗝吹目裢5阕屑氁幌,實際上,它又是多么的平實,多么的輕盈,它是描述由極其絢爛、繁華、崇高、偉大,而終歸于平淡的寫照。如果人們的學養(yǎng),能夠到達如古人經(jīng)驗所得的結(jié)論,‘學問深時意氣平’,這便是誠意、自謙的境界了!
三、“我已是垂暮之年的人,白活了七八十歲。但我可以說,親身經(jīng)歷和閱世看人七八十年了。使我最悲嘆的事,在這幾十年來社會文明的變化中,文化教育先敗,造成人和人之間‘無信’,非常嚴重,幾乎到了人人既不信己,又不信人,一代不如一代。近年以來,已經(jīng)到了‘與國人交,止于防’。甚至可以說,‘與國人交,止于欺’的地步。這幾十年,是什么文化思想?是什么文明教育的結(jié)果!實在值得懺悔反思!”
四、“教育文化的目的,教育文化的偉大,就在要改變?nèi)说娜毕荩a充圓滿他的遺憾?上У氖,世間做父母、師長的,真能‘誠心’知道的,‘誠心’犧牲自我為后世社會而造成一個‘真人’的,并不太多。普遍只是想望子成龍、望女成鳳,出人頭地就好了。只想把自己一生遺憾做不到的希望,要求孩子去完成,真是大錯特錯。因此,古人所謂‘經(jīng)師易得’(教授各門學識的老師叫經(jīng)師),‘人師難求’(如孔子、孟子、顏回、曾子等,便是人師而兼經(jīng)師)!
五、“尤其我們中華民族,因為有幾千年的各種熏習更為復雜。我還住在美國的時候,常常對華僑社會的同胞說,我們的民族習性,有兩個人在一起,就會有三派的意見。而且正如我們自己的批評,‘內(nèi)斗內(nèi)行,外斗外行’,這真是最可恥、最要命的惡習。”
六、“說到‘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’的‘四’”,這是有關(guān)婦女人格和人品養(yǎng)成的目標,不只適合女性,即使是一個男兒,也同樣需要有這種教養(yǎng)。一個人的品德有了問題,不論是男女,當然是不受人歡迎!
七、“文化是人類民族的靈魂,尤其是一個國家民族,切不可自毀靈魂、但取軀殼地糟蹋文明,更不可自毀千秋的文化大業(yè)!
八、“賺錢難,聚財難。但是用錢更難,散財更不易。能夠賺錢聚財,又能夠善于用錢和散財?shù),必然是人中豪杰,不是一般常人所能及的。至于死守財富和亂散錢財,當然是一般社會人群中常有的兩種典型!
九、“所謂‘物必自腐,而后蟲生’、‘人必自侮,而后人侮之’,這是千古不易的定律!
十、“東方文明,尤其以中國的文化來說,也隨時代的巨輪在轉(zhuǎn)變中,支離破碎。主張重‘人道倫理’的儒家學說,也正處于游魂、歸魂的卦變之中。現(xiàn)在美國,有人正在斷言未來的世界是‘文化戰(zhàn)爭’的時代,尤其指明中國的儒家文化,是與西方文化對抗的大敵,因此,我們自己也應當‘反求諸己’,需要‘溫故而知新’了!”
十一、“讀‘四書’、‘五經(jīng)’是為了知道自己國家民族的文化根本來源,它和國家的興衰成敗,以及國運的強盛富有,不能混為一談。事在人為,不是事在書為啊!”
十二、“我希望通過這次原本《大學》的講述,還它本來面目,也希望中國人了解本國的文化精神,開拓未來要走的道路,并正告一些存有成見、偏見,或居心叵測的外國人士,能夠知道中國文化的精神,以及我們的民族性。如果能夠有助于這個地球上各國家、各民族的互相了解,減少誤解,而互相交流融會,促進人類的和平與進步繁榮,這正是這次講述原本《大學》,也是我數(shù)十年來所禱祝的心愿。”
|
|